Pytorch中使用TensorBoard可以做什么,如何用
Admin 2022-08-04 群英技术资讯 271 次浏览
虽然我本身就会用TensorBoard,但是因为TensorBoard只有在写训练代码的框架的时候才会写,因此实际上写的频率的还是很低的,所以我每次要写训练代码、使用TensorBoard的时候都需要看自己之前写的代码,或者查一下别人写的博客。而且不少博客写的都是一鳞半爪的,不少用法都要查很多博客,久而久之就会觉得很烦。而且很多技巧随着时间的流逝也逐渐的忘记。
因此为了方便以后自己的查询(备忘),同时也是能够留下一个不错的教程,因此决定自己写一个比较全面的TensorBoard的教程。
在炼丹的时候,经常需要追踪模型在训练过程中性能的变化,例如:Regression任务中的MSE、分类任务中的准确率、生成(图片)任务中图片的生成质量、此外还有合成语音的质量……
大体上来说,所有需要追踪的数据包括:标量(scalar)、图像(image)、统计图(diagram)、视频(video)、音频(audio)、文本(text)、Embedding等等
除了有大量的数据需要追踪外,我们还需要很好的把这些数据显示出来,即数据的写入和显示(读取)要有异步IO,有的时候服务器在学校的机房托管,因此还需要能够通过内网提供可视化……
因此,在种种需求之下,使用一个网页程序来帮助我们进行数据的追踪就成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具体来说,网页程序实现了前后端的分离,后端只需要专注于数据的记录,而前端专注于数据的显示。此外,网页程序可以进一步扩展,提供网络服务。
因此,就有了TensorBoard这个网页程序实现了我们上面的需求。TensorBoard最早是TensorFlow中的模块,不过现在经过Pytorch团队的努力,TensorBoard已经集成到了Pytorch中。
TensorBoard的教程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如何使用TensorBoard(即在训练过程中添加数据,然后在浏览器中监视训练的这整个pipeline)的教程,另外一部分是TensorBoard如何添加不同种类数据(即TensorBoard的API)的教程
上面说道,TensorBoard是分为前段显示和后端数据记录的,因此其Pipeline也分为两步:
第一步:后端数据记录第二步:前段查看数据
类似于Flask
和Django
中把后端程序(服务器)被抽象为了一个类,然而这个类中提供了方法来开启和关闭服务,TensorBoard中也是把后端服务器抽象成了一个类:SummaryWriter
,不过不同的是,TensorBoard中的SummaryWriter
类在被声明后就开启了对应的服务,直到我们使用了SummaryWriter
关闭服务的API。
此外,还有一个不同的之处在于,TensorBoard的前段数据显示和后端数据记录是异步I/O
的,即后端程序(SummaryWriter
类的实例)将数据写入到一个文件中,而前端程序读取文件中的数据来进行显示。因此后端所谓的服务指的就是数据的记录,而非提供前端的显示。数据记录的实现方式即通过SummaryWriter
类中的方法
然后在开启了后端程序的服务器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各种API来添加数据了
导入包:
我们首先导入包
import torch from torch.utils.tensorboard import SummaryWriter
SummaryWriter
声明之后就会开启后端数据记录的服务,因此在实例化该类的时候我们就需要保存数据的位置。声明保存数据的位置有好几种方式
SummaryWriter
的签名如下:
class torch.utils.tensorboard.writer.SummaryWriter(log_dir=None, comment='', purge_step=None, max_queue=10, flush_secs=120, filename_suffix='')
其中:
log_dir
(str):指定了数据保存的文件夹的位置,如果该文件夹不存在则会创建一个出来。如果没有指定的话,默认的保存的文件夹是./runs/现在的时间_主机名
,例如:Feb04_22-42-47_Alienware
,因此每次运行之后都会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夹。在写论文的时候我们会涉及一系列实验,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一些问题,例如我们的假设是否正确、模型性能是否更好……因此最好不要用默认的实现来直接作为存放数据的文件夹,而是使用具有含义的二级结构,例如:runs/exp1
。这样的话,所有的实验1的数据都在这个文件夹下,这样我们就可以方便的进行比较。comment
(string):给默认的log_dir
添加的后缀,如果我们已经指定了log_dir
具体的值,那么这个参数就不会有任何的效果purge_step
(int):TensorBoard在记录数据的时候有可能会崩溃,例如在某一个epoch中,进行到第 T + X T+X T+X个step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内存溢出)导致崩溃,那么当服务重启之后,就会从 T T T个step重新开始将数据写入文件,而中间的 X X X,即purge_step
指定的step内的数据都被被丢弃。max_queue
(int):在记录数据的时候,在内存中开的队列的长度,当队列慢了之后就会把数据写入磁盘(文件)中。flush_secs
(int):以秒为单位的写入磁盘的间隔,默认是120秒,即两分钟。filename_suffix
(string):添加到log_dir
中每个文件的后缀。更多文件名称设置要参考tensorboard.summary.writer.event_file_writer.EventFileWriter
类。因此,一个成熟的数据记录方式就是在runs
文件夹下按照一定的意义来划分二级文件夹,例如网络结构1
、网络结构2
、实验1
、实验2
等等。
想后端服务程序添加数据使用的是SummaryWriter
类中的一系列方法,这些方法都以add_
开头,例如:add_scalar
、add_scalars
、add_image
……具体来说,所有的方法有:
import pprint pprint.pprint([i for i in SummaryWriter.__dict__.keys() if i.startwith("add_")])
add_hparams,add_scalar,add_scalars,add_histogram,add_histogram_raw,add_image,add_images,add_image_with_boxes,add_figure,add_video,add_audio,add_text,add_onnx_graph,add_graph,add_embedding,add_pr_curve,add_pr_curve_raw,add_custom_scalars_multilinechart,add_custom_scalars_marginchart,add_custom_scalars,add_mesh
后面在第二部分会详细的讲解每个方法,这里先讲共性。
每个方法根据需要添加的数据的不同,方法中具体的参数也不同,但是所有的方法终归都是要添加数据的,因此会存在相同的参数。具体来说,相同的参数包括:
tag
(str):用于给数据进行分类的标签,标签中可以包含父级和子级标签。例如给训练的loss以loss/train
的tag,而给验证以loss/val
的tag,这样的话,最终的效果就是训练的loss和验证的loss都被分到了loss
这个父级标签下。而train
和val
则是具体用于区分两个参数的标识符(identifier)。例如我们现在有两个tag,cos/dense
和cos/sparse
,那么最终展示下来的效果是这样的。此外,只支持二级标签globa_step
(int):首先,每个epoch中我们都会更新固定的step。因此,在一个数据被加入的时候,有两种step,第一种step是数据被加入时当前epoch已经进行了多少个step,第二种step是数据被加入时候,累计(包括之前的epoch)已经进行了多少个step。而考虑到我们在绘图的时候往往是需要观察所有的step下的数据的变化,因此global_step
指的就是当前数据被加入的时候已经计算了多少个step。计算global_step
的步骤很简单,就是 g l o b a l _ s t e p = e p o c h ∗ l e n ( d a t a l o a d e r ) + c u r r e n t _ s t e p global\_step=epoch * len(dataloader) + current\_step global_step=epoch∗len(dataloader)+current_stepwlltime
(int):从SummaryWriter
实例化开始到当前数据被加入时候所经历时间(以秒计算),默认是使用time.time()
来自动计算的,当然我们也可以指定这个参数来进行修改。这个参数一般不改以添加标量(add_scalar)为例,演示一下添加数据的方法的用法。其他的方法第二部分会讲
writer = SummaryWriter() for epoch in range(n_epoch := 10): for step in range(total_step := 100): # 训练代码读取数据来进行显示。 # ... # ... # 计算 loss loss = np.sin(step * 0.01) # 添加标量 writer.add_scalar(tag="loss/train", scalar_value=loss, global_step=epoch * total_step + step)
然后可以看到的效果如下:
我们刚才说过,SummaryWriter这样的后端程序在被实例化出来就自动开启了数据记录的服务,而我们在完成了所有的数据记录只有,需要关闭服务。
关闭服务很简单,就是直接调用close
方法即可
writer.close()
最终,总结一下整个后端数据记录的流程,其实就三步:
实例化SummaryWriter
类,同时指定数据保存的文件夹利用SummaryWriter
类提供的方法,添加不同类型的的数据关闭SummaryWriter
类,中止服务
因为TensorBoard是异步I/O的网页服务程序,因此后端程序在把数据写入到文件的时候,前端程序可以读取数据来进行显示。
具体来说,后端数据记录程序会把所有的数据记录到同一个文件夹下的多个文件内,以方便前端显示程序多线程加速读取。因此,前端显示程序在启动的时候需要指定读取的文件夹
前端显示程序提供了CLI(命令行)界面,因此我们直接在命令行启动就行了
tensorboard --logdir=数据文件夹
其中数据文件夹就是在声明SummaryWriter时候指定的文件夹。
例如:
tensorboard --logdir=./Feb05_01-00-48_Alienware/
而在我们启动前端显示程序之后,就会得到一个端口,访问这个端口就能看到显示的效果
访问该端口就能看到程序:
有的时候,在服务器上训练模型的时候为了避免和别人的TensorBoard的端口撞了,我们需要指定新的端口。或者有的时候我们在docker容器里跑TensorBoard,我们通过一个端口映射到主机上去,这个时候就需要指定TensorBoard使用特定的端口。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CLI的--port
参数
tensorboard --logdir=数据文件夹 --port=端口
例如我们现在指定上面的例子端口为10000
tensorboard --logdir=./Feb05_01-00-48_Alienware/ --port=10000
最后,总结一下使用TensorFlow的Pipeline,首先在训练的过程中使用SummaryWriter来记录数据,记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文件夹需要来合理的划分。
然后我们在前端查看的时候,运行tensorboard
的CLI程序即可,一般用的最多的就是--log_dir
和--port
两个参数。
此外,如果是服务器上的话,那么tensorboard的CLI运行在服务器上,然后在自己的电脑上,利用浏览器,通过内网来查看训练过程。
上面讲完了SummaryWriter的Workflow/Pipeline,剩下的就是SummaryWriter添加数据的API的讲解了。关于这些API的话,正如上面介绍的,他们都以add_
开头,具体有:
标量类:add_scalar
、add_scalars
、add_custom_scalars
、add_custom_scalars_marginchart
、add_custom_scalars_multilinechart
、
数据显示类:
add_image
、add_images
、add_image_with_boxes
、add_figure
add_video
add_audio
add_text
add_embedding
add_mesh
统计图:add_histogram
、add_histogram_raw
、add_pr_curve
、add_pr_curve_raw
网络图:add_onnx_graph
、add_graph
超参数图:add_hparams
因为我目前主要在做CV、点云和NLP,对于语音、视频设计的比较少,因此关于这些API以后用到了我再慢慢补充。
其实主要就是对官网上的翻译,可以直接看官网上的介绍:https://pytorch.org/docs/stable/tensorboard.html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mmqy2019@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查实之后,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猜你喜欢
python中in是什么意思?in在python中是成员运算符,如果在指定的序列中找到值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python中的not和is none有何不同?很多新手刚解决python时,对于not和is none的用法区别不是很了解,对此,这篇文章就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python中的not和is none。
itertools是python内置的模块,使用简单且功能强大。本文将详细为大家讲解一下itertools模块的使用方法,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学习一下
简介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 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它基于ECMAScript的一个子集。 JSON采用完全独立于语言的文本格式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Opencv实现停车位识别,本文通过示例代码场景分析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成为群英会员,开启智能安全云计算之旅
立即注册Copyright © QY Network Company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2003-2020 群英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经营许可证 : B1.B2-20140078 粤ICP备09006778号 域名注册商资质 粤 D3.1-20240008